视频点播 网络直播 热点推荐 人物访谈 微视频 凤庆风光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视频中心 > 人物访谈 > 正文

张成仁:茶叶世界尽朝晖

人物访谈 时间:2017-05-03 11:03:56 作者:罗恒春 来源:凤庆网 评论:0 点击: 文字大小:特小 特大 打印
  他从种茶和制茶的基本工作开始,步入茶叶事业,在种茶、制茶、科研岗位上一干就是30年,他被誉为凤庆茶叶行业的“土专家” ,他同时也是滇红茶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他就是滇红集团茶叶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成仁,他用行动书写着自己对茶叶的热爱,诠释着一名党员在平凡岗位上对事业的执着和专注。
 
  滇红集团茶叶科学研究院坐落在凤城东侧城郊,周围青山环抱、茶园层峦起伏。茶科院集茶叶科研、种质资源保护和产品开发为一体,这里收集保存着全国各地茶树品种及种质材料共计800多份,是西部地区最大的茶树种质基因库。
 
  作为茶科院院长的张成仁,自幼就深受家庭及周围群众种茶、制茶的影响,耳濡目染,他也成了一名种茶、制茶的参与者和爱好者。张成仁在滇红集团工作了30 年,担任茶科院院长已有13 年,一生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并走上了一条与滇红茶为伴的人生道路。长期的基层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逐渐掌握了种茶、制茶技术要领。“我种茶制茶30年了,又当农民又当工人。要把茶种好也不容易,要把茶叶制好更不容易。30年来,我对制茶的心得是:做茶不难,做好茶难,把好茶做好更难。做茶不难,从表象上来讲把鲜叶变成干茶就可以了;做好茶难,因为我们要做高品质的茶叶,我们面对的都是一些高档的原料、优质的原料,你要把它做好,每步工序、每道工艺都必须小心谨慎,所以说,做好茶是难;要把好茶做好更难,因为我们做茶是千变万化的,要面对一些条件的变化,比如说气候、原料等等这些因素它是千变万化的。”张成仁说。
 
  平日里除了工作时间,他有闲暇便到茶山里走走看看,对他而言,茶山茶树如同老友般熟悉和亲切。
 
  白帽配上白大褂,这是张成仁给人留下最多的印象。虽然身份变成了研究院院长,但他的内心依旧把自己当做普通的制茶工。每当茶叶上市的季节,张成仁都要在车间巡视一圈,这里看看,那里瞧瞧,遇到问题就地马上与工人一道解决。
 
  平时,除下车间外,张成仁把多数精力都投在了科研上。研究院里至今保存着全国各地茶树品种及种质材料共计800多份,在张成仁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现已整理利用了300份。面对着这份来之不易工作成绩,张成仁非但没有自满,反而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在张成仁的倡导和带领下,研究院走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模式,召集生产一线的党员组成突击小分队,攻坚克难研发新产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张成仁带领团队先后进行“经典58”、“中国红”等新产品的研发,作为“经典58”等新产品研发项目的主要成员,他在产品的研发过程承担了大量的工作,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市场销售,填补了凤牌红茶无特形茶的空白,同时创新了名优红茶的概念。茶科院高级制茶师李琴告诉记者:“经典58这款红茶是我们张院长带领着我们这个团队研发生产的,它填补了没有滇红特色红茶的这种空白,推动了产品升级换代,开发了红茶的消费市场。像这样的产品还有中国红,中国红也是张院长带领下开发的比较高端、有特色的一款红茶。”
 
  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滇红茶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的张成仁,一直从事茶树栽培种植管理、茶叶初制加工、茶叶产品研发、加工的研究工作,在茶树新品种选育、茶叶新产品开发、茶叶制作工艺、滇红茶制作技艺传承保护等领域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在他多年悉心指导下,为集团培养了上百名生产技术骨干。
 
  源于对茶的热爱,在茶叶世界里,他专注倾心、勇于创新、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为茶叶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正因他的执着、专注与坚守,他本人从1996年被共青团凤庆县委授予首批“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到2016年被临沧市委、市政府授予“临沧市劳动模范”称号、“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感动临沧2016年度人物”称号,2017年4月,又被云南省政府授予“云南省22届劳动模范”称号,至今已先后获得20多项荣誉。他在翻阅茶叶文献基础的同时,结合自身实践,所撰写学术论文也多次获奖,最具代表性的《凤庆茶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初探》和《云南滇红集团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初步研究》更是成为凤庆制茶参考的重要文献在全县推广。
 
  用他自己的话来讲,“人生中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滇红度过”,他决心做好滇红茶制作技艺的传承,发扬工匠精神,用匠心制茶,把滇红茶进一步发扬光大,再造滇红茶的辉煌!

责任编辑:闵世忠

相关热词搜索:朝晖 茶叶 世界

评论排行

向解放军同志学习!
这个地方合法吗,是不是让业主放心。
此人真牛,听说是白手起家很厉害,争郭大寨人的面子。年轻时还是个大帅哥!我认识
顶。。。。。。。。
希望两会多关注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