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凤庆 专题 图说凤庆 公示公告 聚焦乡镇 部门动态 网载要闻 周边聚焦 外媒关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周边聚焦 > 正文

“报国有你 守家有我”,江城抵边乡镇上有一群“边地之花”!

周边聚焦 时间:2021-09-22 10:24:51 作者: 来源:普洱日报 评论:0 点击: 文字大小:特小 特大 打印
  在写这篇稿子前,我想起了一个词“沂蒙红嫂”。按照百度百科里的解释:“沂蒙红嫂”是指在战争年代,沂蒙山区伟大的母性群体,她们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边境线上的乡镇,也呈现出这样一幅幅画面,为了支持男人们守好边关,在家的女人们用柔弱的肩扛起了一切,没有人为此叫过一声累和苦。她们用行动诠释了“沂蒙红嫂”精神。
 
  “党和政府信任你才抽你去守卡,这是一件光荣的事。家里的农活一天干不完我就干两天,两天不完就干三天,再不行还有村里的姐妹们会来帮忙。你就安心守好卡,家里一切有我。”这是7月29日,记者在江城县曲水镇高山村土卡河一组采访妇女组长陶桂芬时,她对着镜头和丈夫隔空喊的话。陶桂芬的丈夫今年4月份去中越边境守卡了,儿子去年大学毕业也参军入伍,家里只剩下年迈的公婆和正在读高一的女儿。陶桂芬说,“家里的男人都去为国家出力了,我们也不能落后。现在组里的妇女都组织起来了,大家互帮互助守好家,虽累,但我们干劲更足。”
 
  而在距离土卡河村10多公里外的怒那村木嘎小组,也有这样一群妇女,她们组成志愿队,取了个好听的名字——边地阿耶。“阿耶”是哈尼族语,意思就是“之花”。平日里,边地阿耶负责着寨子里的卫生保洁、家庭矛盾调解和村里孤寡老人的照顾。疫情发生后,寨子里男人们的精力大都放在了守好国门和寨门上,顾不上家。农活都落在了女人身上。但凡谁家有个啥,边地阿耶都是先放下自家的活计去帮忙。
 
  对于边地阿耶的雪中送炭,木嘎小组的副组长白小伟感触颇深。白小伟一家六口人,分三地居住。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在县城里打工读书。家里住着80岁高龄的父母,白小伟则在离家40多公里远的中越边境卡点上值守。“今年4月份,村里来抽人去守边,我便报了名。因为我值守的卡点离家有40多公里,差不多10天才能回一趟家。家里的父母年纪大了、耳朵又比较背,万一有个闪失咋办?是阿耶们帮我解决了后顾之忧。现在每天都有阿耶去提我照顾我父母,给我报平安,只有守好边境线,才对得起阿耶们的付出。”
 
  本着能帮一点是一点的想法,边地阿耶们还经常自掏腰包购买大米、鸡蛋、猪肉等补给品,亲自送到了卡点上,给守边的男人们改善生活,鼓舞大家的士气。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曲水镇土卡河村、怒那村,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收入就是橡胶,七八月份正值割胶季节。收割胶水,必须是太阳落山后乘夜色割胶,清晨收胶水。这样的劳作方式本来就辛苦,特别是在土卡河,很多村民家的橡胶地在李仙江对岸,每次收割胶,必须划船渡江。此时又是江城的雨季,江水湍急,平日里男人掌舵都得十分小心,现在完全得靠女人们自己。“我现在守边,家里家外都得靠媳妇。我们家的50亩橡胶地都在江对岸。每次和媳妇视频,她都是报喜不报忧。还叮嘱我一定要守好国门,才配得上自己胸前的党徽,才对得起国家每年发给我们的边民补贴。”刚换防回来休整的土卡河一组组长白应祥,说起媳妇这一年多来的不容易,眼眶顿时红了。
 
  “男人守国门,女人守家门。我们是花,是钢铁做的花。再多的困难我们也有解决的办法。”木嘎小组“边地阿耶”核心成员之一的李妹讲出了姐妹们的心声。
 
 
作者:罗洪波 潘蓉 王芬 周思雨
编辑:夏梦杰
监审:潘蓉

责任编辑:闵世忠

相关热词搜索: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