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凤庆 专题 图说凤庆 公示公告 聚焦乡镇 部门动态 网载要闻 周边聚焦 外媒关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乡镇 > 新华彝族苗族乡 > 正文

新华乡:党建赋能打造非遗文化“活”名片

新华彝族苗族乡 时间:2023-03-21 16:22:06 作者:字光明 来源:凤庆网 评论:0 点击: 文字大小:特小 特大 打印
  新华乡紫微村的苗族刺绣、纺织、沃陀罗酒、芦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彩纷呈,但随着生产生活习惯的变化,年轻一代逐渐远离传统织布、刺绣、制衣,传承的手工织布和刺绣、制衣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为保护和传承好苗族文化,近年来,新华乡坚持党建引领,建平台、借东风、聚合力,积极做好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积极探索党建与非遗文化有机融合的新路径,着力让基层党建活起来,让非遗文化火起来。
新华乡:党建赋能打造非遗文化“活”名片
纺织机
  建平台,让“传”有基础。“我们紧紧抓住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建设大好机遇,整合资源,投资102.98万元完成新华乡紫微村苗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建成苗文化传承馆1所,苗族文化传承展览展室4个,苗族织布工艺保护传承室150平方米,大麻初加工坊35平方米,纺织机6台,创建基层党员教育实训示范基地,旨在弘扬优秀少数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文化高质量发展。”乡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说。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苗族文化,新华乡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开发、乡村振兴融合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着力打造集办公、实操、展示于一体的阵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开发提供了实践基地。
新华乡:党建赋能打造非遗文化“活”名片
苗族织布
  借东风,让“帮”有活力。借助沪滇协作的东风,以抓实一个民生项目、守护一方民族文化、传承一门指尖技艺为目标,紫微村农业开发服务中心把潜藏在民间的各类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手工艺人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理事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人才培养机制、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市场拓展机制,以“合作社+机制+基地+农户”模式运作,合作社成员负责原料种植、商品生产、机制运行,根据营业额利润,村级集体占55%,合作社占45%,社员及群众以交售原料和加工各类产品的形式获得变现收入,实现三方互利共赢。
 
  目前,苗族织布和手工刺绣与上海市崇明区木棉花开创意工坊签订意向性商品购销协议,解决产品愁销路的问题。“紫微村目前有绣娘23人,借助沪滇协作项目契机,我们将要把部分绣娘送往上海培训,在传承‘指尖技艺’的同时创造‘指尖经济’。”紫微村党总支部书记介绍说。
新华乡:党建赋能打造非遗文化“活”名片
老人向儿童传授织布技艺
  聚合力,让“带”有实效。为了让苗族刺绣这个指尖技艺代代相传,紫微村通过党总支部搭台,以建强一个党组织、培育一支非遗文化队伍为着力点,将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培养成党员、将有一技之长的少数民族党员培养成非遗文化传承人,创建“1+1+1”联系制度,即:一名党员联系一名市(县)非遗传承人带动一名苗族儿童,通过老手带新手、师傅带徒弟、长辈带晚辈等方式,不断壮大非遗传承队伍,夯实非遗传承根基,为抓党建促非遗文化传承筑牢人才基础。

责任编辑:闵世忠

相关热词搜索:党建 非遗 苗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