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凤庆 专题 图说凤庆 公示公告 聚焦乡镇 部门动态 网载要闻 周边聚焦 外媒关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凤庆 > 正文

凤庆县多措并举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

今日凤庆 时间:2019-08-30 09:50:47 作者:鲁正芹 来源:凤庆网 评论:0 点击: 文字大小:特小 特大 打印
  今年以来,凤庆县按照部署要求,多措并举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
 
  推进管护机制建设。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机制和推进机制,建立县、乡、村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五有”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推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四统一”的农村厕所改造建设、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庄风貌提升模式。按照“污染者付费”和“补偿成本、合理盈亏”的原则,建立环境治理付费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村“工匠”带头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承接村内环境整治、村内道路、植树造林等小型涉农工程项目。简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审批和招投标程序,降低建设成本。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将环境治理纳入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2020年,实现“五有”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100%建立,村庄全面实现“四统一”。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围绕培育一个主导产业、一个农产品加工企业、一个专业合作社、一个家庭农场、一个农村电商、一个特色品牌“六个一”目标,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产业”,实现产业兴旺。2020年,每个示范村有1个能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的主导产业,有1个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电商,推出1个以上有机品牌或绿色食品标识产品,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产业发展格局,实现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有机统一。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示范村农林牧渔业快速发展。
 
  推进乡风文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实现乡风文明。以村民活动场所、村史室、传习所为载体,发挥村史室、感恩室、乡愁室、乡贤室、传习室、规划室“六室合一”功能,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开展公民道德思想教育行动,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凤庆优秀传统文化、滇红茶文化、乡土文化、民族文化,每个示范村至少创建1支文艺宣传队,推出1个以上本土故事。加强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产保护。健全完善一批乡村振兴办法制度。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作用,大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约束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行为,把每个示范村创建为“移风易俗”示范村。开展“文明村寨”创建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示范村“文明村寨”创建率达50%以上。
 
  推进乡村社会治理。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结合,围绕“五有”目标,健全完善乡村治理制度体系。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选优党组织书记,大力选拔乡土“能人”担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加强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选派管理,乡村振兴示范点全覆盖选派干部担任“自然村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示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全面建立乡村振兴理事会,发挥理事会作用,制定有操作性、有针对性、通俗易懂、能执行的村规民约,探索建立村民积分制管理、信用等级评定、负面清单与服务需求联结等乡村治理新模式。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加大普法力度,推行事务公开,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村法律顾问全覆盖,完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力争矛盾纠纷不出村。加强乡村综合治理,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治乱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杜绝“村霸”等黑恶势力对基层政权的侵蚀。推进平安乡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把示范村创建成平安乡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
 
  推进民生保障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实现生活富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改善办学条件,深化“双线九包”控辍保学机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和残疾人康复、供养托养设施建设,力争实现示范村建成集养老服务、残疾人康复、供养托养为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推进农村“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和惠民金融服务网点建设,实现示范村信用村、信用组、信用户创建率达100%。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示范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15%以上。

责任编辑:闵世忠

相关热词搜索:乡村振兴